一种新型高中学校爱配资app软件下载,正在广东“浮出水面”。
4月16日,广州确定参与2024年综合高中试点的5所区属公办中职学校,分别是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
什么是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发展如何破题中职教育改革?开展综合高中建设将给广东教育带来哪些新变化?
南方日报记者陈理
综合高中改革步伐加快
近年来,广东加快了推行综合高中建设的步伐。
今年3月,广州发布消息,明确将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佛山紧随其后,提出要在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普职融通试点。很快,广州确定5所区属公办中职学校为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佛山第一所招收普通高中生的综合试点学校。
一系列动作释放出鲜明信号——综合高中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事实上,推动普职融通,广东早有探索。2013年,佛山南海全省首试“普职融通”,给已经升读中职或普高的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没想到遭遇“寒流”,与学生申请转到普通高中就读的“热闹”不同,普通高中申请转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寥寥无几。如今,综合高中建设作为打通普职融通“堵点”的一记“重拳”,瞄准痛点,致力于真正解决问题。
中职升学成新趋势
以往,在广州,初中生上升有两条主要“轨道”,一条是重升学的普通高中,一条是重就业的中职学校。两条“轨道”相互平行。
“有些家长的小孩考不上普通高中,只能选择中职学校,他们就觉得被‘抛弃’了。”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文说。
近年来,职业教育出现一些新气象——两条“轨道”逐渐打通,给更多学生参加高考的机会。比如中职学校,既可以参加春、夏季高考,也有跟高职院校三二分段的对接,还可以参加“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等项目。
然而,看似通了,实则不“平”。在中职学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学生只是小群体,“普高率”没能有效提升,意味着就读普通中学并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有限,家长的分流焦虑也无法得到缓解。
综合高中应运而生。综合高中提供了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教学新模式,是一种独立的学校类型。广州综合高中招生计划为专项计划,纳入普通高中计划数核算,每校招生计划数暂定为200人,这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赛道”,提高了中考普高率。
在刘志文看来,综合高中的出现,反映了普通高中学位的紧迫需求,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在中职教育改革、“普职一体化”高中教育模式方面的创新性探索,体现了当前中职学校从就业主导向升学主导转变的新发展趋势。
放眼全国,综合高中的探索道路并不平坦,部分省市大力推进过后“夭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樊晓娇曾深入研究我国综合高中建设发展情况。她认为,停办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综合高中在推广过程中逐渐“跑偏”,异化成“曲线高考”的途径,培养出文化课不强、专业技能不精的毕业生。
在樊晓娇看来,综合高中建设,要紧扣“综合”二字,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普职融通。关键在于课程设置和师资建设。
记者观察发现,广州首批5所综合高中试点学校,都是区内龙头中职学校,不仅在职业教育领域实力强,在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中职学校原本办学条件好、教学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职业教育师资水平高,为综合高中试点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综合高中师资又该如何补强?广州提出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培训、与普通高中结对合作等多种举措,加强综合高中师资配备,学校可引入区域内知名普通高中师资资源。
真正的难关还在后面。“如何兼顾和协调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体系,是综合高中课程设计的痛点问题。”樊晓娇说,此外,在高中三年哪一年明确升学或就业方向,也是一个难点。
推动中职与普高学历“等值”
社会上一直以来存在一种观念,认为中考失利的学生才会去中职学校就读,读中职学校难有出路,这使得学生和家长长期面临“普职分流”的焦虑。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它们往往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公办普通高中。
“如今没有大学学历,在劳动力市场寸步难行。”刘志文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产业转型、高等教育普及化等一系列新情况。然而,长久以来,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中职学校以升学为目标,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初衷。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一潭“死水”。
综合高中的出现,成为独立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之外的“新型高中”,或将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的格局。
在广州,综合高中招收的学生,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招生批次暂定为第四批次。也就是说,综合高中主要面向中考成绩在普高线边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有一定学力,有可能在未来三年的学习中实现“弯道超车”,考入高等院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熊华军说,综合高中的开设,一定程度上把普职分流线往后推,为学生在中考后提供了一次选择教育方向的机会,可有效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允许再次或多次分流,是综合高中的“灵魂”所在。综合高中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在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分岔口上可以灵活变换衔接,从而培养出一批既有能力继续学习,又可按需转入社会就业的毕业生。
综合高中的毕业生还有多种出路。学生可以参加高考或其他升学考试,进入大学深造;可以参加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在完成综合高中教育后直接就业等。
“综合高中建设推动普通教育资源和职业资源充分整合,实现高效利用,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公平性,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多样选择的机会。”熊华军说。
办好综合高中爱配资app软件下载,广东探索之路刚开始。刘志文表示,升学与就业并重,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含金量,推动中职学历与普通高中学历“等值”。